为什么说"东酸西辣,南甜北咸."?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01 05:32:08
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9页
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

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大致分为“南甜、北咸、东辣、西酸”,南甜的集中代表是在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的苏菜,苏菜中甜味扮演的就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了。苏州、无锡、上海人喜欢吃甜是很有名的,糖是他们做菜必不可少的原料。很多江浙人更是将这种甜的美食发挥到了极致。无锡的酱排骨,吃过的人相信都不会忘记那浓浓的酱汁,如果不习惯吃糖的人,应该会觉得非常的腻。

  咸口味的菜多集中在山东一带,俗称鲁菜。鲁菜,是山东菜的简称。它是中国最早的地方风味菜,也是全国著名的“八大菜系”之一。

  湖南、湖北、江西、贵州、四川及东北的朝鲜族等地居民多喜辣,中国流传有“贵州人不怕辣、湖南人辣不怕,四川人怕不辣”之说。那么自然辣味菜应以川菜及湘菜为首。如今,人们除了管四川女子叫“川妹子”外,还称其为“辣妹子”,原因大概也基于此。

  说到这“西酸”暂不论菜系,先说说由来。山西人能吃醋,可谓“西酸”之首。他们吃饭前,往往先把醋瓶子拿过来,每人喝三调羹醋用以“解馋”。改革开放前,每逢春节,别处都供应一点好酒,太原的油盐店却都贴出一个条子:“供应老陈醋,每户一斤。”有人来给姑娘说亲,当妈的先问:“他家有几口酸菜缸。”酸菜缸多,说明家底子厚。另外,福建人、广西人爱吃酸笋,越酸越能显出制作者的水平。东北人的“翠花,上酸菜!”经典语句也使东北的酸菜响遍全国。

中国的各大菜系里,大致上有“东酸西辣,南甜北咸”的分布,而且总的说来,靠山的地方吃的咸,靠海的地方吃得淡,这与环境有关。
我们这个国家真的太大,区域口味的区别一样大,虽然可以简单的来分成:东酸西辣南甜北咸,但是不足以来细化.所以制作出不同口味的菜肴来适应不同地区的人,其实是很难度的事情.北方人吃不惯江南的甜味,内地吃不惯海边的清淡,南方人吃不惯北方的重口.形成的结果就是:北方人在说,南方菜真难吃,南方人说,北方是不是盐比较便宜,呵呵!广东的煲汤是不加过多调料的,重在营养,东北炖菜一出来就是味重香浓,讲究热量的补充,在四川不麻晕你的舌头就不能体会出川菜的魅力,在江南菜肴中加点糖就好象江南美景一样诗意.我们不能去说,那里那里的菜不好吃,那是因为我们不了解这个地方的饮食口味和文化.我们也不能说,最好吃的菜肴在那里那里,那是因为我们去了解和体会的地方还不是很多.我们要学会尊重每个地方